更多 首页 二字词语 三字词语 四字词语 词语大全 词语造句 子的组词 人的组词 大的组词 心的组词 水的组词

楷书


楷书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
楷的组词

kǎi mó

楷模

kǎi tǐ

楷体

kǎi shū

楷书
书的组词

dú shū

读书

xíng shū

行书

quán shū

全书

bǎn shū

板书

gǔ shū

古书

zhèng shū

证书

shī shū

诗书

cǎo shū

草书

bèi shū

背书

tóu shū

投书

dài shū

代书

shǐ shū

史书

wén shū

文书

mì shū

秘书

cí shū

辞书

xīn shū

新书

cóng shū

丛书

guó shū

国书

shǒu shū

手书

jiā shū

家书

shàng shū

上书

tú shū

图书

zhe shū

著书

qíng shū

情书

shuō shū

说书

pìn shū

聘书

yí shū

遗书

jiāo shū

教书

zì shū

字书

niàn shū

念书

kǎi shū

楷书

tiān shū

天书

cáng shū

藏书

píng shū

评书

zhōng shū jūn

中书君

mì shū xué

秘书学

tú shū guǎn

图书馆

tú shū shì

图书室

zhī shū zhī lǐ

知书知礼

xué shū xué jiàn

学书学剑

dú shū dé jiàn

读书得间

yōng shū bǎi chéng

拥书百城

dān shū bái mǎ

丹书白马

fèi shū ér tàn

废书而叹

shī shū lǐ yuè

诗书礼乐

fēi shū zǒu xí

飞书走檄

yuè shū chì shéng

月书赤绳

dú shū sān yú

读书三余

zhī shū míng lǐ

知书明理

yú shū yàn bó

鱼书雁帛

yú shū yàn xìn

鱼书雁信

yú shū yàn tiē

鱼书雁帖

sì shū wǔ jīng

四书五经

chóng shū niǎo zhuàn

虫书鸟篆

pù shū jiàn zhú

曝书见竹

tú shū guǎn xué

图书馆学

zhù shū lì shuō

著书立说

zhuó shū lì shuō

着书立说

tōng shū dá lǐ

通书达礼

zhī shū dá lǐ

知书达礼

dān shū tiě qì

丹书铁契

dān shū tiě quàn

丹书铁券

jīn shū tiě quàn

金书铁券

fán shū kēng rú

燔书阬儒

míng shū jǐn zhóu

名书锦轴

dú shū sān dào

读书三到

fán shū kēng rú

燔书坑儒

fén shū kēng rú

焚书坑儒

dú shū jūn zǐ

读书君子

shī shū fà zhǒng

诗书发冢

zuǒ shū yòu xī

左书右息

qì shū juān jiàn

弃书捐剑

jiè shū liú zhēn

借书留真

xiāng shū nán jì

乡书难寄

zhī shū shí zì

知书识字

yǐng shū yān shuō

郢书燕说

dú shū zhǒng zǐ

读书种子

yōng shū nán miàn

拥书南面
楷书的意思
楷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楷书kǎishū

(1)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英regular script

引证解释:

⒈ 汉字书体之一种。又称正书、真书、正楷。由隶书演变而成。以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唐以前,楷书亦兼指八分书与隶书。

引《法书要录》卷七引唐张怀瓘《书断·八分》:“﹝八分﹞本谓之楷书。楷者,法也,式也,模也。”
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素屏有楷书,墨色如新乾。”
明瞿佑《归田诗话·虞伯生草诏》:“﹝虞伯生﹞两目由是丧明,不復能楷书。”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人言楷书,皆知其义为楷法。”

⒉ 指楷书吏。

引宋沉括《梦溪笔谈·故事二》:“中书检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给楷书一人録净而已。”
宋马永卿《嬾真子》卷一:“唐秘书省吏凡六十七人,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

国语词典:

一种汉字书体。初指笔画平直,端正工整的字体,唐宋以后专指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正体书法。与隶书的主要区别为省略尾部的挑笔。约起源于后汉,至魏完备成体,通行至今。

网络解释:

楷书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楷书也是一种官名。《新唐书·百官志二》记中书省史馆有楷书二十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作为官名也称作楷书手,掌缮写之事,在同一机构中并置,因具体分工有所不同。《通典·职官二十二》记楷书手为流外勋品官。宋代无楷书手之称,惟称楷书。

楷书的字义

读音:kǎi,jiē[ kǎi ]

1. 法式,模范:楷模。楷范。楷则。楷式。

2. 汉字的一种体:书。正楷。小楷。楷体。

读音:shū

书shū(1)本义:(动)写字;记录;书写:(动)写字;记录;书写(2)(名)字体:隶~。(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4)(名)书信:家~。(5)(名)文件:说明~。

上一词语:家奴
下一词语:市亩

词语组词网         Sitemap    Baidu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