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 sù
元素yuán yīn
元音yuán xiōng
元凶yuán lǎo
元老yuán bǎo
元宝yuán xūn
元勋yuán dàn
元旦yuán shǒu
元首yuán cháo
元朝yuán qì
元气yuán nián
元年yuán jiàn
元件yuán xiāo
元宵yuán róng
元戎yuán yuán zhī mín
元元之民yuán yuán běn běn
元元本本yuán yuán zhī mín
元元之民yuán yuán zhī mín
元元之民yuán yuán běn běn
元元本本yuán róng qǐ xíng
元戎启行yuán lóng gāo wò
元龙高卧yuán jiān jù è
元奸巨恶yuán è dà jiān
元恶大奸yuán lóng háo qì
元龙豪气yuán è dà duì
元恶大憝yuán jīng mì zhǐ
元经秘旨yuán móu yuán rén
元谋猿人yuán hēng lì zhēn
元亨利贞元宝yuánbǎo
(1) 大宝。状似中国鞋子的金锭或银锭,通常是银锭,从前在中国当(.好工具)作货币使用。金元宝重五两或十两,银元宝一般重五十两
英shoe-shaped gold or silver ingots⒈ 大宝。喻不可多得的贤才。
引《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处士任安,仁义直道” 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传》:“州牧刘焉表荐安味精道度,厉节高邈。揆其器量,国之元宝。宜处弼疑之辅,以消非常之咎。”
⒉ 我国古钱币的一种名称。“元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等,铸于币面。因唐朝“开元通宝”误读作“开通元宝”而得名。 《旧唐书·食货志上》载:武德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开元钱之文,为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迴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宋史·食货志下二·钱币》:“初, 太宗改元太平兴国,更铸‘太平通宝’。
引淳化改铸,又亲书‘淳化元宝’,作真、行、草三体。后改元更铸,皆曰‘元宝’,而冠以年号。”
⒊ 我国旧时铸成马蹄形的银锭。常作货币流通。
引《元史·杨湜传》:“上钞法便宜事,谓平準行用库白金出入,有偷滥之弊;请以五十两铸为锭,文以‘元宝’,用之便。”
《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取出银子,一剗都是五十两一个元宝大锭,整整的六百个,便是三万两。”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纹银大者为元宝,小者为锭。或重百两,或重五十两,以至二、三两。”
⒋ 特指用锡箔纸折成、供祭祀时焚化的元宝形冥币。
引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月光马儿》:“月光马者,以纸为之……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重五十两的银锭。
元读音:yuán
元yuán(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3)(形)主要;根本:~素|~音。(4)(形)元素:一~论|二~论。(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元yuán(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元yuán(1)(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Yuán)姓。
宝读音:bǎo宝bǎo(1)(名)珍贵的东西:献~|~塔|~物|粮食是~中之~。(2)(形)珍贵的:~刀|~卷|~眷|~典|~剑。(3)(名)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参看〔压宝〕。(4)敬辞;旧时用于称别人的家眷、铺子等:~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