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ūn jìng
尊敬zūn chóng
尊崇zūn zhòng
尊重zūn guì
尊贵zūn zhǎng
尊长zūn shī
尊师zūn yán
尊严zūn chēng
尊称zūn xián ài wù
尊贤爱物zūn jǐ bēi rén
尊己卑人zūn gǔ bēi jīn
尊古卑今zūn shī zhòng dào
尊师重道zūn shī guì dào
尊师贵道zūn zǔ zhé chōng
尊俎折冲zūn wáng rǎng yí
尊王攘夷zūn nián shàng chǐ
尊年尚齿zūn xián shǐ néng
尊贤使能zūn zhǔ zé mín
尊主泽民zūn xìng dà míng
尊姓大名zūn jiǔ lùn wén
尊酒论文zūn wú èr shàng
尊无二上dà wáng
大王bà wáng
霸王yán wang
阎王guó wáng
国王dì wáng
帝王jūn wáng
君王wú wáng
吴王nǚ wáng
女王tiān wáng
天王fēng wáng
蜂王huā wáng
花王mó wáng
魔王qīn wáng
亲王lóng wáng
龙王quán wáng
拳王fēng wáng jiāng
蜂王浆tiān wáng xīng
天王星míng wáng xīng
冥王星hǎi wáng xīng
海王星lóng wáng yé
龙王爷chēng wáng chēng bà
称王称霸chēng wáng chēng bó
称王称伯bà wáng bié jī
霸王别姬bà wáng zhī zī
霸王之资bà wáng fēng yuè
霸王风月chéng wáng bài zéi
成王败贼chéng wáng bài kòu
成王败寇zhāng wáng zhào lǐ
张王赵李zhāng wáng lǐ zhào
张王李赵zūn wáng rǎng yí
尊王攘夷dí wáng suǒ kài
敌王所忾dì wáng jiàng xiàng
帝王将相tiān wáng lǎo zǐ
天王老子é wáng zé rǔ
鹅王择乳lǎo wáng mài guā
老王卖瓜huái wáng jī gǒu
淮王鸡狗tiān wáng xià jiè
天王下界mǎi wáng dé yáng
买王得羊qí wáng shě niú
齐王舍牛⒈ 谓尊崇王室,排斥夷狄。 春秋时代,居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国家,称其他少数民族为“夷狄”。当时, 周天子的地位已日趋衰微,但名义上仍然是诸侯的共主。 齐晋等大国为了争取诸侯的领导权,在其主持会盟期间,都以“尊王室”、“攘夷狄”相号召。 汉以后这种正统思想经过敷陈阐发,在封建社会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每当汉民族建立的政权受到异族侵略时,统治阶级就以“尊王攘夷”作为动员臣民拥护王室、团结御敌的口号。
引《论语·宪问》“晋文公譎而不正, 齐桓公正而不譎” 宋朱熹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八:“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尊王攘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尊读音:zūn
尊zūn(1)(名)地位或辈份高:~卑|~亲|~长。(2)(形)敬重:~敬|~师爱生。(3)(名)敬辞;旧时称跟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府|~驾|~夫人|~姓大名。(4)量词:ɑ)用于神佛塑像:一~佛像。b)用于炮:十~大炮。尊zūn同‘樽’。
王读音:wáng,wàng[ 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 姓。
攘读音:rǎng攘rǎng(1)(动〈书〉(2)排斥:~除|~外。(3)抢:~夺。(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
夷读音:yí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