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雕镂,雕琢,雕刻,
磨灭,
镌刻juānkè
(1) 雕刻
(.好工具)例那通碑上镌刻着一篇铭文英engrave⒈ 亦作“鎸刻”。雕刻。
引《后汉书·蔡邕传》:“邕乃自书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学门外。”
宋沉括《梦溪笔谈·异事》:“熙寧中, 河州雨雹,大者如鸡卵,小者如莲芡,悉如人头,耳目口鼻皆具,无异鐫刻。”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随经翰林院书写发到。工部相地,諏吉庀材鳩工,建立碑亭,礱石鐫刻。”
孙犁《澹定集·乡里旧闻上》:“他们正在叮叮当当,在大石碑上,镌刻那些抗日烈士的不朽芳名。”
雕刻。
镌读音:juān
镌juān(动)雕刻:~刻|~碑。
刻读音:kè刻kè(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3)(名)时间:顷~|立~|即~|此~。(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5)(形)刻薄:尖~|苛~。(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