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引《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
《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
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国语词典:
下霜。
词语翻译
英语Shuangjiang or Frost Descends, 18th of the 24 solar terms德语Fallender Reif (18. von 24. Stationen des Jahres - 23. - 24. Okt.) (S), Reiffall (S)
网络解释: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这时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霜降的字义
霜读音:shuāng
霜shuāng(1)(名)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2)(名)像霜的东西:盐~。(3)(名)比喻白色:~鬓。
降
读音:jiàng,xiáng[ jiàng ]
1. 下落,落下:下降。降旨。降临。降旗。空降。
2. 减低,贬抑:降低。降价。降职。降解(jiě)。降心相从(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