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ò gān
若干ruò hé
若何ruò míng ruò mèi
若明若昧ruò jí ruò lí
若即若离ruò yǒu ruò wú
若有若无ruò cún ruò wáng
若存若亡ruò yǐn ruò xiàn
若隐若现ruò yǐn ruò xiǎn
若隐若显ruò míng ruò àn
若明若暗ruò lí ruò jí
若离若即ruò áo zhī guǐ
若敖之鬼ruò áo guǐ něi
若敖鬼馁ruò bù shèng yī
若不胜衣ruò hé fú jié
若合符节ruò wú qí shì
若无其事ruò bēng jué jiǎo
若崩厥角ruò shè yuān shuǐ
若涉渊水ruò sàng kǎo bǐ
若丧考妣ruò yǒu suǒ sàng
若有所丧ruò shè yuān bīng
若涉渊冰ruò yǒu suǒ shī
若有所失ruò chū yī zhé
若出一辙ruò yǒu suǒ wáng
若有所亡ruò luǎn tóu shí
若卵投石ruò chū yī guǐ
若出一轨ruò shì zhòng fù
若释重负ruò yǒu suǒ sī
若有所思ruò pēng xiǎo xiān
若烹小鲜shān bēng
山崩xuě bēng
雪崩rēng bēng
扔崩gé bēng
格崩tǔ bēng wǎ jiě
土崩瓦解shān bēng zhōng yìng
山崩钟应fēn bēng lí xī
分崩离析shān bēng hǎi xiào
山崩海啸tiān bēng dì tān
天崩地坍shān bēng chuān jié
山崩川竭tǔ bēng yú làn
土崩鱼烂shān bēng dì tā
山崩地塌tiān bēng dì tā
天崩地塌tiān bēng dì jiě
天崩地解ruò bēng jué jiǎo
若崩厥角lǐ bēng yuè huài
礼崩乐坏dì bēng shān cuī
地崩山摧shān bēng dì chè
山崩地坼tiān bēng dì chè
天崩地坼tiān bēng dì xiàn
天崩地陷shān bēng dì xiàn
山崩地陷shān bēng shuǐ jié
山崩水竭shān bēng dì liè
山崩地裂tiān bēng dì liè
天崩地裂cuī bēng dòng shé
榱崩栋折⒈ 像野兽折断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
引《书·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
孔传:“言民畏紂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⒉ 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引《孟子·尽心下》:“王曰:‘无畏!寧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宋叶适《上西府书》:“其后玄德以摧败之餘,寄命新野,而群雄若崩厥角,北面曹氏,当是之时,以为无復争矣。”
①像野兽折了头角一样。比喻危惧不安的样子。②叩头的声响像山崩一样。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书 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孔传:“言民畏纣之虐,危惧不安,若崩摧其角,无所容头。”
王曰‘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孟子 尽心下》
若崩厥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若读音:ruò,rě[ ruò ]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崩读音:bēng[ bēng ]1. 倒塌:崩塌。崩坍。崩毁。崩解(
)。崩溃。崩决。崩颓。分崩离析。2. 破裂:崩裂。把气球吹崩了。
3. 崩裂的东西击中:放爆竹崩了手。
4. 败坏:礼坏乐(
)崩。5. 称枪毙:拉出去崩了。
6.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驾崩。
厥读音:jué厥jué(1)(动)失去知觉;不省人事;晕倒;气闭。(2)(代)其;他的:~后|~文。
角读音:jiǎo,jué[ jiǎo ]1. 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质。
2. 形状像角的:菱角。皂角。
3.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陆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国山东省)。
4. 几何学指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钢。角尺。
5. 物体边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6. 额骨(俗称“额角”)。
7. 古代未成年男孩头顶两侧束发为髻(亦称“总角”)。
8. 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画角。号角。
9. 古代量器,酒的计量单位:“先取两角酒来”。
10. 中国货币单位。
1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2. 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