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ó fù
伯父guó fù
国父lǎo fù
老父gū fu
姑父shū fù
叔父cí fù
慈父yǎng fù
养父shī fu
师父zǔ fù
祖父jiù fù
舅父shēng fù
生父yuè fù
岳父jì fù
继父zǔ fù mǔ
祖父母yǎng fù mǔ
养父母wú fù wú jūn
无父无君shào fù dù mǔ
召父杜母wán fù yín mǔ
顽父嚚母gǔ fù cán mǔ
谷父蚕母gàn fù zhī gǔ
干父之蛊tián fǔ xiàn pù
田父献曝yán fù cí mǔ
严父慈母tián fù yě lǎo
田父野老kuā fù zhú rì
夸父逐日tián fù zhī huò
田父之获kuā fù zhuī rì
夸父追日tián fǔ yě sǒu
田父野叟tián fǔ zhī gōng
田父之功⒈
引指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他们都曾为南阳太守,且皆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故南阳人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见《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后汉书·杜诗传》。后因以“召父杜母”。为颂扬地方官政绩的套语。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时裴安卿便是重出世的召父,再生来的杜母,也只得低头受缚。”
清姚鼐《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政兹褒召杜,道必闭申韩。”
召父,指西汉召信臣。杜母,指东汉杜诗。二人先后为南阳太守,博得百姓爱戴,故称为「召父杜母」。见《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召信臣传》、《后汉书.卷三一.杜诗传》。后用以称扬地方长官的政绩。
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诗传》:“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第一卷:“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召父杜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称赞地方官。
查看更多
召读音:zhào,shào[ shào ]
1. 古通“邵”,古邑名,在今中国陕西省岐山县西南。(三)姓氏。
父读音:fù,fǔ[ fù ]2. 对男性长辈的称呼:父老(一国或一乡的长者,亦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物的人)。伯父。舅父。
杜读音:dù杜dù(1)(名)杜树;即棠梨、杜梨。乔木;苗木常作梨树的砧木。(2)姓。(3)(动)堵塞:防微~渐。
母读音:mǔ母mǔ(1)(名)母亲:~女|老~。(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