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éng xīn
诚心chéng zhì
诚挚chéng shí
诚实chéng rán
诚然chéng xìn
诚信chéng kěn
诚恳chéng yì
诚意chéng kǒng chéng huáng
诚恐诚惶chéng huān chéng xǐ
诚欢诚喜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jù
诚惶诚惧chéng xīn chéng yì
诚心诚意chéng xīn jìng yì
诚心敬意chéng xīn shí yì
诚心实意chéng xīn zhèng yì
诚心正意chéng yì zhèng xīn
诚意正心chéng zhì jīn kāi
诚至金开坐卧不宁,惶恐不安,胆战心惊,惊惶失措,坐卧不安,登高履危,触目惊心,担惊受怕,诚惶诚惧,
心安理得,若无其事,淡定从容,无动于衷,满不在乎,处之泰然,静若处子,泰然自若,
诚惶诚恐chénghuáng-chéngkǒng
(1) 原是(好工具.)封建社会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现在常用来形容小心谨慎,惶恐不安的样子
英with reverence and awe;in fear and trepidatioh⒈ 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
引《后汉书·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
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亦省作“诚惶”。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云诚惶以下。”
⒉ 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引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
林淡秋《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
本为臣子对君上申述时的敬词。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臣吕诲诚惶诚恐,百拜奏于皇帝陛下。」后用以形容内心非常惶恐不安。如:「他那天为啥诚惶诚恐的频频谢罪?平时趾高气扬的神气都消声匿迹了。」也作「诚惶诚惧」、「诚恐诚惶」。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一些成了惊弓之鸟的部员们算也诚惶诚恐地先后把那段危险的地面通过了。(郭沫若《北伐途中》二十一)
惊惶失措、惶恐不安、胆战心惊、坐卧不宁、坐卧不安
处之泰然、心安理得
诚惶诚恐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查看更多